關于舉辦“第七屆重金屬污染防治技術及風險評價研討會”暨重金屬污染防治專業委員會2017年學術年會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十三五”時期,我國面臨的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工作面臨著巨大挑戰。隨著我國“水十條”、“土十條”的相繼出臺,重金屬污染治理面臨著新課題、新難點、新思路。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指出,在“十三五”期間,加大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全力推進大氣、水、土壤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為有效推進多污染物綜合防治和環境治理,建立比較完善的重金屬及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全生命周期污染防治、風險防控和健康風險評估管理體系,把握好重金屬污染防治技術的現狀與趨勢,進一步推動重金屬污染防治與生態修復工作的開展,我會定于2017年11月22日至23日在廣東省廣州市中山大學召開“‘第七屆重金屬污染防治技術及風險評價研討會’暨重金屬污染防治專業委員會2017年學術年會”。屆時,將邀請重金屬污染防治與生態修復及相關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政府部門相關領導、知名企業代表等出席會議。會議將圍繞重金屬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規、理論研究、修復技術、工程案例等進行深入探討交流。會議期間,將同期舉辦重金屬污染治理創新技術成果展覽展示及項目對接淺談活動。歡迎各單位積極組織有關人員撰寫論文,報名參會?,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中山大學
協辦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重金屬污染防治專業委員會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廣東省環境污染控制與修復技術重點實驗室
二、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
1.“十三五”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思路、政策法規
召集人:孫寧(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環境工程部主任,重金屬污染防治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高級工程師);曾慶軒(北京理工大學教授,重金屬污染防治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十三五”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思路與政策法規;重金屬污染防治標準與技術規范,規劃目標與任務;“十三五”重點區域政策目標的優化調整;環境應急技術與風險管理;重金屬污染防治信息公開與輿論監督。
2. 清潔生產與重金屬污染防治
召集人:柴立元(中南大學冶金與環境學院院長/教授,國家重金屬污染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曹宏斌(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過程污染控制環境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重金屬污染物減排與資源循環利用,工業生態化發展;清潔生產技術、標準;重金屬高排放行業污染控制及清潔生產技術;含重金屬廢物處置與綜合利用技術。
3.典型地區重金屬汞污染綜合防治與管理
召集人:馮新斌(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研究員,環境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陳揚(中科院北京綜合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家環境保護汞污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常務副主任)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典型地區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與管理,汞污染防治;汞排放源信息收集和動態管理機制;構建汞污染風險防控體系的目標。
4. 礦區重金屬污染治理與修復
召集人:仇榮亮(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教授,廣東省環境污染控制與修復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黨志(華南理工大學副校長/教授)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礦區重金屬污染治理與修復,礦區重金屬污染物分布研究;重金屬元素化學形態研究;重金屬污染污染土壤修復技術及礦區生態保護;區域土壤環境質量與風險管理;“土十條”解讀。
5. 農田重金屬污染治理與土壤修復
召集人:李芳柏(廣東省生態環境技術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李永濤(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副院長/教授,資源環境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農田重金屬污染治理與土壤修復;農田重金屬污染修復與安全利用;重金屬污染與農產品食品安全;重金屬檢測監測技術及設備推廣。
6. 場地重金屬污染修復與管控
召集人:徐建明(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教授,土水資源與環境研究所所長);黃巧云(華中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農業微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教授)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污染場地和礦區的土壤、沉積物及地下水的修復技術研發與應用;土壤重金屬污染生物修復技術;土壤及地下水重金屬污染監檢測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
7. 重金屬形態、生物有效性與植物修復
召集人:朱永官(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湯葉濤(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重金屬污染植物、微生物修復技術研究進展,重金屬的環境行為、遷移轉化、生物有效性和生態效應。
8. 固體廢棄物重金屬污染治理
召集人:蔣建國(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召集人二:谷慶寶(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土壤污染與控制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固體廢棄物重金屬污染治理;固體廢物重金屬污染控制技術與創新;固體廢物污染治理新技術與新工藝;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研究與典型案例分析; 重金屬污染場地治理修復與管控。
9. 水體流域重金屬污染綜合整治
召集人:胡勇有(華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能源學院教授);潘丙才(南京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教授;國家有機毒物污染控制與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水體重金屬污染控制與生態修復。水源污染防治理論與方法;工業、城鎮生活、農業農村、船舶港口等水體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與實踐;水環境管理政策與措施;水環境基準、新型污染物風險評價、水污染對人體健康影響、水環境損害評估前瞻性技術理論?!八畻l”解讀。
10. 大氣重金屬污染防控
召集人:田賀忠(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大氣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寧平(昆明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教授,國家環境保護工業資源循環利用工程技術中心主任)
征文及研討的主要議題:大氣重金屬污染防控技術進展,大氣污染防治技術與創新;大氣污染防治政策措施研究與研討;區域大氣復合污染聯防聯控措施與實踐;大氣顆粒物污染控制技術創新與應用;大氣污染控制新技術與新工藝。
三、重金屬污染治理創新技術成果展示及對接淺談活動
征集具有創新科技成果項目進行宣傳展示,邀請重金屬污染控制領域的專家和企業介紹創新技術和成功案例,邀請政府相關部門管理者介紹重金屬污染防治中的科技需求,為科技成果和工程應用轉化搭建橋梁。
四、參會對象
1.相關政府環保部門、各環保產業協會、電鍍、電池、皮革、有色冶煉等有治理需求的企業、從事重金屬污染治理及環境管理研究的科研院所、研究機構、企業的專家學者及相關技術人員。
2.為鼓勵在校研究生參與并有效利用學術交流機會,匯報展示研究成果,會議將設置學生專場,并請導師進行點評和指導,歡迎研究生同學踴躍報名。
五、會議的時間地點:
時間:2017年11月22日至23日(21日全天報到)
地點:廣東省廣州市中山大學
六、會務費用
1. 會議服務費:1800元/人(含會議費、資料費),學生持有效證件1200元/人(含會議費、資料費等)。食宿統一安排,費用自理。
七、論文征集
1. 本次研討會將面向全國征集與主題相關的學術報告、論文、調研成果,將擇優選用并安排會議發言,會議的優秀論文可以推薦至公開出版的刊物。
2. 本次會議會前將印刷會刊(論文集)作為會議資料,請擬提交論文人員在2017年11月8日前提交電子版論文全文至xueshuhuiyi@126.com郵箱或重金屬專業委員會郵箱office@zhongjinshu.org.cn。
3. 要求論文字數不超過6000字,文件格式為word文檔。具體內容包括:論文題目、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通訊地址、郵政編碼、電話、論文摘要、關鍵詞、正文、主要參考文獻。
八、組委會聯系方式
1、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聯系人:郝寶連 金寶艷 張中華 王國清
電話:010-52851716 010-62259894
傳真:010-52851719
郵箱:xueshuhuiyi@126.com
2、重金屬污染防治專業委員會
聯系人:李詠春
電 話:010-68912941
郵 箱:office@zhongjinshu.org.cn
3、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聯系人:湯葉濤 鄭慧
電 話:13822258209;18665736655
郵 箱:eestyt@mail.sysu.edu.cn;zhenghui@mail.sysu.edu.cn
相關附件下載:參會報名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