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中心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典型鐵鉻礦產資源高效開發技術研究與示范”順利通過驗收
由礦山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工程技術中心依托單位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東北大學、金屬礦產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中鋼集團安徽天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單位聯合參加的“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典型鐵鉻礦產資源高效開發技術研究與示范”(編號:2011BAB07B00),經過歷時5年的技術攻關,于2016年6月23日通過了科技部驗收。
項目開發了特大型急傾斜露天開采礦床剝離洪峰控制動態優化、開采多因素干擾下的礦石損失貧化控制自適應技術,示范礦山前期露天生產剝采比降低了10%、礦石損失率≤5%、貧化率≤2.9%,生產能力提高了30%;研究提出了多層緩傾斜薄礦脈礦巖層面預切割回采技術及縱向臺階式全房柱開采方法,示范礦山開采成本降低了5.6%,回采率提高了15%,生產規模提高了26%;研究出高含雜鐵礦石簡化高效節能選礦新工藝,示范礦山在不磨礦前提下獲得粉精礦鐵品位58.35%,塊精礦品位60.45%,鐵回收率75.41%的選別指標;研究出微細粒鐵礦石高效輥壓細碎--預選拋尾、高效立式攪拌細磨、常溫反浮選提前獲精選礦新工藝和新藥劑,示范礦山獲得了精礦鐵品位66.03%、鐵回收率72.97%的選礦指標,選礦能耗節約20%以上,工業試驗環水利用量占總用水量的比例為95.51%;研發出南非鉻礦精細分級、高效分選技術和裝備,鉻礦精礦Cr2O3由42%~44%提高到45%以上,尾礦品位由27%降低到15%以下。
項目研發成果已經分別在中鋼澳洲Weld Range鐵礦、鞍鋼集團karar鐵礦、中鋼南非ASA鉻礦、包鋼白云鄂博鐵礦、海南鐵礦等8個國內外大、中型鐵、鉻礦山示范應用,為我國開發海內外鐵、鉻等戰略性金屬礦產資源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