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中心
第四屆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交流年會在天津舉行
10月21日,在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的指導和支持下,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主辦的第四屆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交流年會在天津順利召開。生態環境部科財司一級巡視員朱廣慶、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春紅等相關領導出席了本次會議。
(圖:會議現場)
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是國家環境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生態環境部開展相關工作的重要抓手。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自1998年開設,經過2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建成45家工程技術中心,涵蓋了水、氣、固廢、土壤、噪聲、監測、農村、生態、重點污染工業行業等主要污染防治領域和技術支持領域,已經建設成為國家組織重大環境科技成果工程化、產業化,聚集和培養科技創新人才、組織科技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基地,為解決環境保護重大科技問題,促進環保高技術產業的發展,實現國家環境保護目標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近年來,各中心按照生態環境部要求,圍繞工程中心職責定位開展技術研發和轉化、環境管理服務、合作交流等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和突破。
(圖:生態環境部科財司一級巡視員朱廣慶講話)
生態環境部科財司一級巡視員朱廣慶指出,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定位于開展環保技術研發與轉化應用,引領行業和產業發展。面對國家現在面臨的嚴峻生態環境形勢,無疑對環??萍紕撔鹿ぷ魈岢隽烁吒碌囊?。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這支環保領域的“國家隊”,更應該有責任意識,勇于擔當,在解決污染治理難題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要服務于環境管理決策,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技術支撐和能力保障。同時,他對工程中心提出了幾點希望:
一是進一步強化污染防治的精準支撐作用。各工程技術中心要以“十四五”國家生態環境科技需求為導向,緊密結合當前環境管理工作中的難點和重點,加快推動高水平環保工程技術研發,有效解決環境保護重大科技問題,促進環境保護技術創新與應用,提高環境污染防治領域自主創新能力,滿足新時期國家環境治理和環境管理需要,促進環保產業發展。
二是強化生態環境管理服務與企業環境治理服務。在服務于污染防治技術創新和轉化的同時,要充分依托工程技術中心的技術和人才優勢,提高生態環境管理支撐能力,積極參與標準研究制定等工作,為國家和地方生態環境管理部門提供高質量的政策咨詢建議,及時、準確地回應管理部門需求,為相關環境管理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三是協同推動生態環境領域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各工程技術中心要加強與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的對接,圍繞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全鏈條開展技術對接、技術評估、技術驗證、技術孵化、技術推廣等工作,增強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技術服務能力,協同推進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發揮工程技術中心整體合力,創新服務模式,積極參與百城千縣萬名專家生態環境科技幫扶行動,為地方和工業園區提供環境綜合服務,定期與地方開展技術項目供需對接活動,促進技術成果轉化和輻射。
四是要持續開展績效考評,達到以評促建的目的。嚴格落實《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管理辦法》要求,強化工程技術中心運維管理,對于建成后的中心定期開展績效評價,評價不合格的,責成其限期整改,整改再不合格的予以退出,實現有進有出、動態管理,改變以往有進無出的局面。已建成的工程技術中心要有危機意識,加快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提高工程技術中心運行管理效率。
(圖: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春紅講話)
作為工程技術中心這項工作的技術支撐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春紅首先肯定了工程技術中心近年來所取得的成績,他指出,各中心圍繞工程中心職責定位開展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環境管理服務、合作交流等工作,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和突破,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貢獻了力量!同時,他對多家中心積極參與生態環境部定點扶貧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彰顯了環?!皣谊牎钡呢熑螕?。
他在會議總結中指出,學會作為工程技術中心這項工作的支撐單位,一是繼續做好運行績效評價這項工作,為部里把好績效關,不斷督促中心提升能力、發揮作用;二是希望各中心加強對環境管理工作的服務和支撐,增強主動服務意識,不斷提升技術支撐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希望各中心用好學會各項資源平臺,學會將通過學術交流、科技評價、成果推廣、人才智庫等優勢資源,在搭平臺、促合作、助推廣等方面與各中心開展更為廣泛的合作,幫助工程中心這塊金字招牌發光發熱,促進環??萍紕撔?,引領環保產業發展,推動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這項工作在“十四五”時期邁上新的臺階。
(圖:會議現場)
此外,危險廢物處置工程技術(天津)中心、抗生素菌渣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工程技術中心、工業副產石膏資源化利用工程技術中心、危險廢物處置工程技術(沈陽)中心分別就“科技助力經濟2020”主題作項目匯報及經驗交流發言,其他相關中心分別從政策、標準、產業、技術等不同層面就當前國家環保形勢和工程技術中心“十四五”發展進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