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光明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引領全球生物多樣性走向恢復之路》
日期:2023-05-20 17:23:13 瀏覽數:{{clicks}} 作者:邱芬
引領全球生物多樣性走向恢復之路
生態環境部部長 黃潤秋
  生物多樣性是維系地球健康、人類福祉和經濟繁榮的基礎,是地球生命共同體的血脈和根基。中國作為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主席國,在國際社會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領導大會圍繞“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主題分兩個階段成功召開,推動達成了歷史性的兼具雄心和務實平衡的“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以下簡稱“昆蒙框架”)等一攬子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擘畫了藍圖、確定了目標、明確了路徑、凝聚了力量,將引領全球生物多樣性走上恢復之路,并惠益全人類和子孫后代。
  引領推動達成“昆蒙框架”,彰顯中國智慧
  習近平主席親自推動、親切關懷,兩次視頻出席會議活動并致辭,宣布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提出加強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四點主張”,給予各方極大的政治信心和鼓舞。作為《生物多樣性公約》歷史上開創性和標志性的成果,“昆蒙框架”這一自然協議的達成,標志著我國首次作為主席國領導和推動聯合國環境領域重大議題談判取得成功,在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的歷程上打下深深的中國烙印,有力提振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綠色發展的信心、決心。
  兼具雄心、務實、平衡與有效。大會通過的包括“昆蒙框架”在內的一攬子決定,歷史性地確定了“3030”目標,歷史性地決定設立“昆蒙框架”基金,歷史性地納入了遺傳資源數字序列信息(DSI)的落地路徑,歷史性地描繪了2050年“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并明確了發達國家流向發展中國家的國際生物多樣性資金,既強調目標可及,又要求加強資源調動、能力建設和技術轉讓、知識傳播等基礎配套保障,是一組富有雄心、平衡、務實、有效、強有力且具變革性的解決方案。
  凝聚政府與社會各方合力?!袄ッ煽蚣堋背浞肿鹬馗鲊暗厍蚰赣H、生命共同體以及自然對人類的貢獻”等自然觀和價值觀,尊重各國國情、優先事項、能力和發展權,強調各級政府和全社會的共同行動與合作,確認土著居民和地方社區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恢復和可持續利用等方面的重要權利、作用和貢獻,促進性別平等和廣泛參與,支持婦女、青年等全過程平等參與生物多樣性治理決策與行動,匯聚了世界各國、各級政府和全社會的力量,是一項體現多邊主義精神、廣泛凝聚政府和社會合力的共識。
  協力應對全球健康風險?!袄ッ煽蚣堋奔跋嚓P決定積極呼應了全球對疫源疫病防控、人類健康和生態安全的關注,強調要維系生態系統健康、物種種群健康、土壤健康、人類健康與福祉等,明確提出降低物種滅絕風險、病原體溢出風險、污染風險、災害風險、人類健康風險等,強化與生物多樣性相關公約和國際進程協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環境污染、荒漠化、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等全球性挑戰,是一系列關系全人類福祉、有力維護地球安全的行動方案。
  探索生物多樣性保護特色之路,共享中國經驗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國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采取了一系列有力舉措,取得顯著成效,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之路,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推動人類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經驗。
  加強頂層設計,協調推進保護與發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等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理念,為統籌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綠色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黨的二十大對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作出重大戰略部署。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見》,明確了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新目標、新任務、新舉措,為新時期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行動指南。生物多樣性保護上升為國家戰略,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
  創新制度體系,強化生態保護修復行動。堅持用最嚴格的制度和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構建了以綜合法、區域法、要素法相結合的“1+4+N”法律體系。持續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主流化,將生物多樣性和生態保護納入國家和區域發展規劃、空間規劃以及生態保護專項規劃。持續優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空間格局,將占陸域國土面積30%以上的區域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并嚴格保護,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有效保護了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和74%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用實際行動繪就了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深化國際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推進《生物多樣性公約》及其相關公約進程,領導推動發布“昆明宣言”、達成“昆蒙框架”,開啟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的新篇章。領導和推動《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濕地公約》第十四次締約方大會進程,達成《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2018—2030年戰略框架》《2025—2030年全球濕地保護戰略框架》等豐碩成果。推動《巴黎協定》簽署、生效和實施,宣布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愿景,深入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和南南合作,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和水平,展示了我國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堅持公平公正的大國形象。
  協力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貢獻中國力量
  地球是人類的共同家園,面對生物多樣性喪失等全球性挑戰,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必須同舟共濟、協力應對。我們要堅定不移沿著黨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奮勇前行,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積極投身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偉大實踐,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貢獻力量。
  持續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國戰略行動。健全生物多樣性保護、可持續利用和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相關政策、法規和制度,加快制定新時期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定期更新《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統籌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氣候變化、環境污染協同治理,持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面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生物安全管理、生態監測與健康評估、生態監管等領域重大科學問題和技術研究,建設常態化生物多樣性和生態質量監督監測網絡。加快構建生物多樣性保護促進綠色發展新格局,規范生物多樣性友好型經營活動,構建優質、多樣化生態產品供給體系,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建立系統完善的政府引導、企業行動、公眾參與的全民行動體系,營造全社會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良好氛圍。
  積極引領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全球進程。COP16之前,中國仍擔任主席國,將繼續發揮領導力和協調作用,共同推進“昆蒙框架”落地,推動設立“昆蒙框架”基金、建立遺傳資源數字序列信息惠益分享多邊機制等COP15大會決定全面落實,發揮好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作用,支持發展中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努力將生物多樣性保護打造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合作的典范。鼓勵世界各國積極將共識轉化為行動,更新國家和地方生物多樣性戰略與行動計劃,持續推進生物多樣性主流化,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利用調動更多資源。歡迎國際組織、私營部門、金融機構、土著居民和地方社區、婦女、青年等所有利益攸關方全過程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積極投資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建立平臺、伙伴關系,分享成功經驗與典型案例,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不懈努力。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趨勢,建設美麗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讓我們攜手并肩、團結合作、勇毅前行,為共同遏制并扭轉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局面,維護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地球家園作出新的貢獻!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過時了嗎?

為了得到我們網站最好的體驗效果,我們建議您升級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選擇另一個web瀏覽器.一個列表最流行的web瀏覽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国产亚洲精品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