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科學學會赴定點幫扶村開展專題調研工作
2020年6月2日至6日,根據生態環境部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部扶貧辦”)的統一部署,中國環境科學學會赴生態環保扶貧示范村參加專題調研工作,并對定點幫扶的圍場縣八號地村進行了實地走訪和慰問,了解脫貧攻堅進展及相關需求。
生態環保扶貧示范村系生態環境部發揮部門優勢,同圍場和隆化兩縣重點打造的以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減貧、助力生態旅游、農產品有機認證、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等為特色的村落。在部扶貧辦的指導下,我會去年攜手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為示范村引進幫扶資金200萬元。本次調研發現,幫扶資金均落到了實處,扶貧產業和農村環保事業發展勢頭良好,村容村貌發生了明顯轉變。
八號地村位于圍場縣西南燕山深處,屬于山區地勢,少數民族居住區,系我會和部對外合作中心近年來聯合幫扶的貧困村,貧困發生率已下降到0.3%。我會去年投資幫扶的農產品加工車間和就業扶貧微工廠均已步入正軌。前者主要用于蘑菇、榛子、杏核、小米、土豆、柴雞蛋等農產品初加工和包裝,為可村集體年創收5000元以上,同時帶動80余個貧困戶每年增收約1000元;后者用于加工生產整理袋等手工制品,為農村留守婦女創造了就業機會,每月保底工資1500元。
經雙方溝通,我會今年將繼續支持八號地村,一是完善農產品加工車間的功能布置,進一步提高利用效率和收益率;二是發展特色水產養殖,該項目竣工后可與油菜地、水渠形成一處休閑觀光園。期間,我會同八號地村還就支部共建工作開展了交流和探討,將進一步發揮支部的力量助力鄉村生態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