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生態科普大咖齊集江蘇 激蕩 “腦?!?綠濤
日期:2021-04-09 16:57:37 瀏覽數:{{clicks}} 作者:cses

9月22日—23日,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企業類專題交流與培訓班在江蘇南京舉行,活動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光大環保能源(南京)有限公司主辦,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支持,江蘇省環境科學學會協辦,旨在提升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管理水平和科普服務能力,打造國家特色科普基地品牌,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和環境意識。來自全國各地生態環境科普主管部門和企業的代表共同出席。兩天的會議包括專題培訓、現場教學以及自由交流討論等。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秘書長侯雪松、江蘇省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劉東霞、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法規標準與科技處四級調研員荊琳、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深圳管理中心副總經理嚴靜出席開班儀式。荊琳在開班辭中表示,生態環境科普基地是我國科學傳播與普及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促進企業的自身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希望與會代表通過此次培訓與大家分享環保領域的前沿信息和未來發展方向,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宣傳以及提高全民科學素質作出貢獻。

會上,侯雪松作了題為“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現狀與發展”的專題報告,專門就科普基地國家系列政策的引領,基地創建概況、隊伍建設以及未來工作布局的立足點進行了介紹。他表示,要做好未來科普基地建設和科普工作,還需思考科普的初心和使命,認識到科普的原動力是對公民的“教化”,樹立科學信仰,實現理性規勸,達到知行合一,而生態環境科普的基本宗旨則是要教化人們樹立對自然尊重、與之和諧相處的人生態度。

本次交流培訓會還邀請了科普、教育、傳媒、旅游等領域的資深專家做專題報告,為與會代表帶來豐富的精神食糧。

中國科普研究所科普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鄭念從教育的視角,分析了科普價值與產業發展前景,用生動的案例和語言回顧了我國科普工作的發展歷程。他說,科普的高質量發展應該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深化科普服務供給側改革,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多樣化、不斷升級的科普需求,推動中國科普事業全面升級。

作為主辦單位之一的光大環保能源(南京)有限公司,南京區域總經理兼環保能源南京項目總經理呂瑋則介紹了光大環保在生態環境科普方面的實踐,并簡要分享了垃圾發電領域破解“鄰避效應”的典型案例。目前,工業旅游已成為公司的特色,通過美化廠區環境,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將工廠風貌、垃圾焚燒知識、工廠生產過程、工人工作場景展現給游客,不僅使大家增加了對垃圾處理的了解,也讓大家獲得了如何讓垃圾變廢為寶的知識,使工廠成為了一座獨特的環保教育基地。

來自蒙草生態環境(集團)有限公司草博園館長耿夢瀅則用生動活潑的“講解風”為大家上了一堂生態環境科普課,介紹了蒙草集團從生態修復到生態科普教育的轉變,以及內蒙古所特有的科普故事,其中一座被稱為地球“丑陋的傷疤”之一、開發了115年的煤礦,就在蒙草集團的生態修復下,為其撫平了不少“傷疤”。

圍繞與會者關心的話題,中國地質大學教授、《中國工業旅游發展報告》主編鄧宏兵作了題為“工業旅游與工業企業生態文明建設”的講座;《南方周末》綠色新聞部資深記者汪韜則以“環境傳播:要專業還是要出圈?”與參會代表分享了她的工作經驗和理解。

在現場教學環節中,與會代表前往光大環保能源(南京)有限公司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和南京萬德斯環??萍脊煞萦邢薰具M行參觀學習。

一名參會的生態環境科普工作者在會后與記者交流時表示,此次交流培訓會讓他了解了一系列關于生態環境科普基地的好政策、好做法和好經驗,備受鼓勵。他將把學習內容帶去與同事分享,在今后的生態環境科普工作中靈活運用,把理論轉化為實踐,落到實處。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過時了嗎?

為了得到我們網站最好的體驗效果,我們建議您升級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選擇另一個web瀏覽器.一個列表最流行的web瀏覽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国产亚洲精品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