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機構動態
分支機構風采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水處理與回用專業委員會
基本情況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水處理與回用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水處理與回用專委會”)成立于2015年,依托單位為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水處理與回用專委會秉承“善水循環、尚法自然 One Water, Beyond Water”理念,致力于促進水處理與循環利用領域理論、技術、工程、標準和管理研究與創新發展,開展學術交流、人才培育、科普與宣傳教育等公益活動,發展成為水處理與循環利用領域國內引領、有國際影響力的一流學術交流平臺、人才培育平臺、技術評價推廣平臺、標準規范策源平臺和政策智庫,為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水生態環境安全保障和生態文明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組織機構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開展活動
學術交流

水處理與回用專委會定期舉辦水與發展縱論(WaterTalk)、先進水技術博覽(WaterTech.)、水科學技術前沿沙龍(WaterInsight)、全國水處理與循環利用學術會議(ChinaWTR)、國際水循環研討會(WaterCycle) 和ISO水循環利用國際標準研討會等高水平學術活動。
水與發展縱論:2020年3月開始召開,共舉辦19期,累計參會人數約6萬人;
先進水技術博覽:2022年3月開始召開,共舉辦14期,累計參會人數約5萬人;
水科學技術前沿沙龍:2022年12月開始召開,共舉辦11期,累計參會人數約5萬人;
水處理與循環利用學術會議:2017年舉辦第一屆,截至2024年共舉辦8屆,每屆人數600人以上;
國際水循環研討會:2015年舉辦第一屆,截至2024年共舉辦七屆,每屆人數100人以上;
學會年會分會場:2016-2023年,連續8年承辦,累計邀請報告80余個。
科普宣傳
主辦“再生水”微信公眾號,作為水處理與回用專委會交流平臺,普及再生水安全高效利用理論和技術,并開設“數說”和“Water for Chips”專欄。
主辦“One Water”微信公眾號,秉承One Water理念,聚焦涉水政策、標準、管理、規劃和戰略等方面的最新動態及水務行業新進展,關注水環境治理國際最新進展,推動科學治水、協同治水、系統治水、長效治水和水務行業發展。
智庫咨詢
水處理與回用專委會組織編寫行業發展報告--《中國城鎮污水處理發展報告》(1978-2020)于2021年12月28日由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該報告梳理了自1978年以來全國、各?。▍^、市)和36個重點城市城鎮污水處理與再生利用的發展狀況,包括水資源與用水供水、城鎮污水廠建設、污水廠進出水水質、污水處理能耗藥耗和污泥產生、再生水利用標準與水質要求和安全保障、再生水利用現狀與發展潛力、再生水利用政策與管理、再生水利用產業發展等。該報告還介紹了污水再生利用領域的研究進展、前沿領域和國外發展現狀,提出了未來發展的建議。

學科年報
水處理與回用專委會牽頭成立編寫組,水環境領域百余位專家學者參與編著《環境科學技術學科發展報告·水環境》。全書以一個綜合報告和水質水生態評價與環境基準標準、水處理理論與技術、湖泊治理理論與技術等三個專題報告的形式,從科學研究、技術研發、政策管理和工程實踐等方面反映年度我國水環境學科的重要研究和應用進展。

學術期刊
水處理與回用專委會主辦 Water Cycle 國際學術期刊和《水工程科學進展》通訊。其中Water Cycle期刊已被ESCI、Ei Compendex、Biological Abstracts 、BIOSIS Previews、DOAJ、Scopus、EBSCOhost等權威數據庫收錄,入選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作為牽頭單位認定的《環境科學領域高質量科技期刊分級目錄》,入選《科技期刊世界影響力指數(WJCI)報告》(2023)。期刊在Scopus數據庫中CiteScore 2022=6.9,CiteScore tracker 2023=9.1,位居多個相關學科Q1區。

標準制定
牽頭組織水處理與回用領域專家編寫團體標準,促進團體標準向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轉化,其中,《再生水利用效益評價指南》―我國再生水領域首部團體標準成功轉化為國家標準和ISO國際標準。
聯系方式
秘書處:清華大學環境學院522辦公室
電 話/傳真:010-62797265
郵箱:waterreuse@mail.tsinghua.edu.cn
專委會網站:http://reuse.reclaimedwater.net/
再生水技術交流網:http://www.reclaimedwater.net/

掃碼關注

供稿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水處理與回用專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