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機構動態
分支機構風采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臭氧污染控制專業委員會
日期:2024-10-16 瀏覽數:{{clicks}} 作者:會員服務部




基本情況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臭氧污染控制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臭氧專委會”)成立于2018年,依托單位為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臭氧專委會旨在為廣大臭氧污染控制領域的科研、管理和技術人員搭建臭氧污染防治學術交流、技術創新、科技服務、學科發展、教育培訓、科普宣傳等的公共平臺,以此共同推動我國城市和區域大氣臭氧污染防治由科學走向實踐。

組織機構





開展活動



學術交流

臭氧專委會每年定期舉辦大氣臭氧污染防治研討會、協助主辦大氣環境科學與技術大會、舉辦臭氧培訓班等學術活動。

  1. 2019年3月29-30日,在成都市雙流區成功召開中國環境科學學會臭氧污染控制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研討會”

  2. 2020年10月16-17日, 在南京成功召開“第二屆中國大氣臭氧污染防治研討會暨第八屆超級觀測站聯盟會議”

  3. 2021年4月26-28日, 在上海成功召開“第327場中國工程科技論壇—大氣臭氧污染防治論壇暨第三屆中國大氣臭氧污染防治研討會”

  4. 2022年11月27-29日, 在浙江上黃成功召開“第四屆中國大氣臭氧污染防治研討會”

  5. 2023年5月29-31日,在武漢成功召開“第五屆大氣臭氧污染防治研討會”

  6. 2024年4月26-28日,在青島成功召開“第六屆大氣臭氧污染防治研討會”

  7. 2019年至今,已協助主辦5屆“大氣環境科學與技術大會”

  8. 自2019年創辦以來,已先后在深圳、成都、南京舉辦三期臭氧污染防治培訓班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科普宣傳

臭氧專委會秘書處聯合專家團隊開展臭氧知識科普。

1.2021年7-9月,聯合胡敏教授團隊,推出原創科普推文。原創科普推文共20篇,分為4個板塊,包括:臭氧的危害與自我防護、近地面臭氧的前世今生、臭氧污染的現狀與成因、臭氧與PM2.5協同控制。系列推文閱讀人數達1.6萬人次。

2.受生態環境部科財司和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委托,臭氧專委會成員協助修改科普圖書《臭氧污染防治知識問答》,圖書已于2021年底正式出版。



智庫咨詢

撰寫《我國臭氧污染突出表現、防治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問題及對策建議》,咨詢建議在闡述我國當前臭氧污染嚴峻形勢的基礎上,從控制目標與路徑、氣候氣象影響、區域聯防聯控等方面梳理了我國臭氧污染防治面臨的突出問題,并且從目標戰略、管理機制、科技支撐等三方面提出了防治建議。

學科年報

臭氧專委會牽頭成立編寫組,大氣臭氧環境領域百余位專家學者參與編著《中國大氣臭氧污染防治藍皮書》。這是我國首部系統、科學、全面介紹我國臭氧污染防治現狀的科技讀物。2021年,臭氧專委會編制并發布了《中國大氣臭氧污染防治藍皮書(2020年)》,2024年,編制并發布了《中國大氣臭氧污染防治藍皮書(2023年)》。藍皮書以“科學-技術-政策-實踐”為主線,全面描述近年來我國O3污染演變態勢,系統梳理我國O3污染相關的科學進展與技術進步,闡釋國家-區域-城市層面O3污染防治的重大舉措,總結各地區O3污染防治的有益經驗,探索O3污染防控的可行路徑和啟示,以期為早日遏制O3污染高發、頻發的態勢,實現O3和PM2.5協同防控,推動我國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提供科學指南,助推美麗中國戰略目標如期實現。

學術期刊

在《環境科學研究》編輯部的支持下,臭氧專委會相關專家策劃和組織了《環境科學研究》“PM2.5與臭氧協同控制”專題文章。

在《中國環境科學》編輯部的支持下,設置了“大氣臭氧污染防治”專欄。

管控實踐

臭氧專委會持續堅持協助各城市和區域開展臭氧污染管控實踐,加入各地大氣“百日攻堅”專項行動,協助當地人員進行大氣環境整治,深入包括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長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區等在內的多個地市,駐點跟蹤研究和技術幫扶,推動各地區開展PM2.5和O3污染協同治理,進一步改善環境空氣質量。2023年,臭氧專委會組織專家團隊參加成都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杭州亞運會、上海進博會等重大活動空氣質量保障。




聯系方式



秘  書:楊思琪

電  話:13160071125

聯系郵箱:ozonezwh@chinacses.org

官方公眾號:臭氧專委會(ID:COPC-CSES)

掃碼關注

來源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臭氧污染控制專業委員會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過時了嗎?

為了得到我們網站最好的體驗效果,我們建議您升級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選擇另一個web瀏覽器.一個列表最流行的web瀏覽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国产亚洲精品电影